欢迎访问 新能源热线网!
山东省日照市因港而立、山海相依,海洋是其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。如何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,是日照实现“港产城海”深度融合发展的一道必答题。
阳光海岸绿道将沿海优质沙滩串联起来,扮靓了城市海岸线,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;海龙湾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新增沙滩46万平方米,吸引了许多珍稀海洋动物前来栖息;建设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海马苗种繁育基地,年产各种规格苗种及成品海马100万尾以上,市场销售供不应求……近年来,日照的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、港口加快转型升级、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壮大,展现出“港产城海”深度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。
绿道扮靓海岸线
眼下虽已进入秋冬交替季节,但到阳光海岸绿道“打卡”的市民却是络绎不绝,他们三五成群,或漫步或骑行,享受着“慢生活”带来的悠闲和快乐。
据介绍,该阳光海岸绿道全长28公里,包括跑步道、自行车道、飘桥等基础设施,是日照近年来开展阳光海岸品质提升和精致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。该绿道将日照沿海优质沙滩和景区串联起来,原貌保留了松林、沙滩、礁石和湿地资源,共同构建了一条海岸线上的“绿丝带”。
伴随阳光海岸绿道而生的,还有日照太公岛湿地公园。该公园共18.3万平方米,有“一场”“两池”“五桥”“十景”。其中,“五桥”中的飘桥是串联阳光海岸绿道的主要通道,为市民游客打造了“空中走”“画中游”的体验情境。
可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废弃虾池,杂草丛生,气味难闻,当地人路过都要小步快跑,捂着鼻子穿过。近年来,日照通过建设太公岛湿地公园有效改善了附近区域生态环境,将曾经的虾池变成了城市“绿肺”,引得不少市民在这里驻足“打卡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绿道不仅扮靓了海岸线,还是体现出了日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。阳光海岸绿道的建成,不仅改善了绿道辐射范围内的村庄环境,还有机串联了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和数十个民宿、农家乐,并与体育赛事和特色休闲、绿色康养等产业紧密结合,进一步拓展了滨海旅游功能,海洋体验游、文化游、体育游、康养游、研学游和滨海乡村游等业态逐渐丰富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日照市接待游客1487万人次,同比增长144.48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6.34%;实现收入108.65亿元,同比增长202.68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7.14%。
“阳光海岸精品旅游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,形成了龙头引领、项目带动、业态集聚、平台承载、集群发展的格局。”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德忠介绍,日照市将突出规划引领、项目带动、集群化发展,大力发展海滨度假、海上垂钓、帆船游艇等海洋旅游业态产品,实现海洋旅游由海岸向海上、海下延伸,进一步培育壮大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产业集群,聚力打造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。
“黑煤场”变成“金沙滩”
日照港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世界级大港,也是我国西煤东输、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港。
曾经,“黑色”是海龙湾的主色调:日照港的煤炭作业区坐落于此,煤炭等货物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;煤码头紧邻滨海旅游景区,城市生态旅游岸线至此戛然而止,周边居民临港却难亲海。
“日照是典型的港口城市,港城互动密切,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,港口与城市的矛盾日益凸显。对日照港而言,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,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已经成为大势所趋。”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工程建设部部长黄东辉说。
为有效解决港、城发展矛盾,2015年,日照开始着手规划退港还海工程。2016年,在自然资源部等组织实施的“蓝色海湾”整治行动支持下,日照启动了海龙湾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(以下简称海龙湾工程),将靠近主城区的日照港石臼港区东作业区2个10万吨级煤码头及煤炭作业区逐渐迁移至远离城区的南作业区,并对腾出的煤炭堆场及港口岸线实施生态环境整治修复,实现“退港还海,还海于民”。
黄东辉介绍,在工程实施过程中,日照港克服了环保、技术等一系列难题,与涉海高校和科研机构反复研讨,提出了构筑曲线形长堤的办法修复沙滩,并利用港内疏浚航道的泥沙来吹填沙滩,辅之拦污屏等设备保护海洋环境。
2020年7月,海龙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,修复整治1882米海岸线,新增沙滩46万平方米,形成了133.33公顷的可开发土地。
如今,“金色”成了海龙湾的主色调:昔日的“黑煤场”变成了“金沙滩”,新增沙滩与日照北部生态旅游岸线连成一片,形成了以龙山咀为“龙头”、以海龙湾为“龙尾”长约10公里的优质砂质岸线。海龟、江豚、白海豚等阔别许久的海洋动物重新回归,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升显著。
黄东辉说:“日照港还把逐步停用的煤码头作为港口文化要素加以保护,配合相关部门对腾出的岸线与相邻景区进行整体谋划,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、海洋文化等元素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区。”
小海马打开大市场
这几天,日照市水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焦峰没事就要去海马培育车间转上几圈,观察海马生长情况。车间内,一排排标准化养殖水池整齐排列,池中有许多黑色的“细线”缓慢游动。工作人员把饵料撒入池中,这些“黑线”立即围绕在饵料周边啃食。
“这些黑色的‘细线’就是膨腹海马,别看现在个头很小,再过五六个月,就可以投放市场了。这些海马在市场上供不应求,经济效益非常可观。”焦峰向记者介绍,海马养殖带来经济效益,得益于该公司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合作。
据介绍,海马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药源生物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海马具抗衰老、抗疲劳、抗肿瘤等药用价值。我国每年入药干品海马超200吨(1亿尾~2亿尾),其市场需求量正以每年超10%的速度增长,而我国人工养殖海马产量仅为约300万尾。
“由于全球野生海马资源锐减,相关国际组织已将野生海马列为濒危物种,我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保护动物。”在焦峰看来,开展海马人工育苗和养殖既可以保护海马野生种质资源,又可满足市场需求,可谓一举两得。
发展海马养殖产业,优质苗种是关键。早在20世纪50年代,我国开始进行海马人工繁育研究,在多个海马品种的人工育苗技术方面取得突破,但难以实现海马苗种稳定的规模化生产。
2016年,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了来自澳洲的膨腹海马新品种,在膨腹海马人工育苗、养殖及种质改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 为推动膨腹海马规模化人工繁育,该研究所研究员郑乐云带领团队赶赴各地考察,最终选择在日照市水产集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。
“相对其他品种的海马,膨腹海马具有抗病力强、苗种培育成活率高等特点,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养殖。日照的气候条件好、水质优良、生物饵料丰富,是膨腹海马理想的繁育地。”郑乐云说。
2020年,日照市水产集团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签署协议,开展海马苗种繁育与产业化推广科技合作,共同引进了膨腹海马亲本1万尾,进行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实验。此后,双方在膨腹海马繁育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,实现了该品种人工繁育及养殖规模化,苗种成活率达90%以上,五六个月即可完成工厂化养成。
如今,日照市水产集团拥有各种规格苗种及成品海马达150万尾以上,产值2000余万元,经济效益显著,成为山东省首家开展膨腹海马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的企业,也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海马苗种繁育基地。
焦峰表示,该公司将打造我国北方地区海马育种及供种中心,计划2022年完成第一期1万平方米的海马种质库及苗种繁育基地建设,年培育海马优质亲本20万尾、苗种500万尾,养殖商品海马200万尾,预计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。此外,该公司将联合科研院所研发海马的生物医药及保健产品,延伸产业链,提升养殖海马附加值。
山海相依,向海而兴。多年实践证明,日照在探索“港产城海”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,迈出了扎实、高质量的一步。发展未有穷期,日照仍在路上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新能源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农商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新能源热线网 xnyr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17022904号-30联系电话:010-69940054 010-80447989 监督电话: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huanbaofzxczx@163.com 客服QQ:2834255374 通联QQ:3404733191